大庆市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中心:持续开展粮食质量调查 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大庆市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中心自2007年成立以来,按照国家和省市粮食等相关部门部署,坚持每年组织开展全市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工作,为保障全市粮食质量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7年以来,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根据相关规定,该中心每年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收获稻谷、玉米、大豆质量调查工作,数据汇总分析后形成大庆市年度粮食质量报告,提交相关部门,并向社会发布,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有序开展质量调查。每年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当年《大庆市年度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和安全监测工作实施方案》,绘制大庆市粮食质量监测样品分布图。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完成时限和各级责任,并细化扦样、检测和数据上报等工作程序。同时指导县级粮食检测机构,积极开展县域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工作。
科学确定采样方式,确保样品的代表性。每年自10月开始,历时3个月,组织专人对全市五区四县50多个乡(镇)、400多个行政村、2000多个自然屯,进行样品采集。采样环节以田间采样和农户采样为主,并把样品信息录入历年样品信息库,形成固定采样点,达到持续监测目的。质量调查样品的采集按粮食种植分布、面积和产量权重等距离均匀分布原则和样品覆盖种植面积80%以上的要求,扦取样品500余份;品质测报样品根据当地农业部门推广优良品种信息,先采集村级样品,再形成乡级样品,扦取样品200余份;安全监测样品突出重点地区、重点品种、重点项目的样品,扦取样品100余份。样品的采集注重真实性、代表性和时效性。
妥善处理采集样品,确保样品原始性状。扦样人员规范填写相关情况及数据,确保信息表和采样单填写清晰全面,防止样品信息不全造成样品失真、检测结果无法追溯。为防止扦取的样品发霉变质,对水分过高的样品记录原始水分数据,在阴凉通风处自然晾晒至标准水分后,及时转运至市监测中心,放入样品室,恒温保存,确保样品保持原始质量性状。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确保检验数据准确。为确保样品检验数据准确可靠,市监测中心组织市县检测人员对采集样品相关检验项目进行培训,现场开展模拟实验。检测人员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按照“谁检验、谁负责,谁违规、谁担责”要求,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规定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判定规则对样品进行检验和判定;对临界和超标样品认真复核,报送结果以复核检验结果为准。检验原始记录和汇总表数据符合单位质量体系要求,做到数据可追溯。
密切关注气候变化,及时启动应急监测。为了及时应对异常气候对粮食质量调查的影响,制定质量调查应急预案,特别是对往年出现问题的重点区域加密监测。密切跟踪本地区可能出现的异常气候和严重病虫害等情况,尤其是粮食收获后、收购前的质量变化情况。对于范围较广、影响粮食正常收购的质量情况,及时组织开展针对性采样检验等专项监测工作,迅速摸清质量变化发生原因、范围、程度和质量特征等情况,提出应对措施和处置建议,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市政府和省粮储局报告。
持续开展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工作,为政府决策和强化粮食质量监管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一是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按规定时限、格式和渠道做好粮食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和安全监测样品信息的审核、报送及信息发布工作,为政府相关部门优化调整种植结构等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较好完成了历年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关于粮食质量等相关内容的报送工作。二是严格检测处置超标粮食。对安全监测中发现的真菌毒素、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超标情况,以及质量调查中检出的成熟度、等级、发霉、发芽等有关情况,第一时间报告当地政府,按照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要求,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收储和无害化处置等相关工作,严禁超标粮食流入口粮市场。三是成功推荐优质粮食品牌。借助粮食质量监测优势,近两年向国家成功推荐中国好粮油品牌2个、黑龙江好粮油品牌1个。优质粮油品牌的推出,有效促进企业产品销量和价格实现双增长。同时积极引导优化粮食种植品种,近几年我市水稻、玉米和大豆3大品种优质品率每年都提高10%以上。四是有效引导粮食购销市场。根据公开发布的粮食质量调查信息,农民能够及时了解手中余粮的品质和水分情况,根据市场行情,适时销售粮食,做到好粮卖好价;收购企业根据区域粮食质量情况,科学制定收购、烘干预案,为启动政策性和市场化收购奠定基础。五是为标准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充分发挥采集样品覆盖面广、代表性强和检验项目全等特点,为有关部门制定行业标准和黑龙江好粮油标准提供数据支持。2007年以来,市监测中心技术人员参与制定行业标准3个,参与制定中国好粮油、黑龙江好粮油团体标准36个,为加快推广地方粮食品牌产品提供遵循。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