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密山市荣腾水稻专业合作社:数字化赋能产业发展
打造兴凯湖大米标准化示范基地
荣腾水稻专业合作社以密山市绿色大米产业发展为路径,以兴凯湖大米产品“三品一标”为导向,与区域公用品牌、赞说兴凯湖观光小镇品牌相结合,打造统一的品牌标识体系,形成品牌矩阵,目前已建设鸭稻基地、蟹稻基地、绿色小谷稻基地等3个标准化数字稻米基地。
通过兴凯湖大米标准化数字稻米基地的建成,改变了区域稻米多而散的局面,提高了源头生产技术水平,也提高了生产加工企业的生产效益。使兴凯湖大米的标准化生产水平显著提高,产品更加优质,市场认可度提升,绿色食品标志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影响力明显增强。标准化数字稻米基地是发展现代智慧农业的基础,通过数字化技术的赋能,实现了各基地在种植、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实现数据化管理,以数据驱动高质量生产和销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以综合种养方式发展特色稻米基地
未来三年,合作社将建设和赋能5个鸭稻共生标准化基地,5个蟹稻共生标准化基地,2个虾稻共生标准化基地, 38个兴凯湖大米标准化基地和1个兴凯湖文史馆。通过兴凯湖大米标准化数字基地项目的落成,兴凯湖大米产业链条将具备五大功能:种植规范功能、文化科普功能、品质提升功能、产品多元功能,产销一体功能,将极大提升兴凯湖大米的产品质量和效益,促进全市稻米业优质高效发展。
以数据驱动,发展智慧农业
合作社为每一个标准化数字基地都搭建了可追溯体系,成立兴凯湖稻米云品控实验室,对各基地的种植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同时针对兴凯湖大米的特性,打造云品控质量评价体系,从营养等角度建立产品质量追踪数据库。同时对兴凯湖大米品牌价值、商标进行了保护性注册、申报新专利等。建立兴凯湖大米标准化数字基地档案;使兴凯湖大米产业实现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数字化销售的新模式。
结合“兴凯湖文化”,做强稻米产业
乡村要振兴,文化振兴是核心,兴凯湖文化厚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通过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和兴凯湖文史馆,让兴凯湖大米和兴凯湖文化紧密相连,实现产业文化融合、文旅融合,赋予兴凯湖大米文化内涵。兴凯湖文史馆包含浩瀚兴凯湖、绿色兴凯湖、红色兴凯湖、神话兴凯湖、多彩兴凯湖五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兴凯湖文化的缩影,围绕文化,打造了兴凯湖系列IP形象,开发除了基于IP的旅游纪念品、影视作品等,举办兴凯湖大米主题文化节,打造兴凯湖大米网络示范店和数字化体验店等。将兴凯湖大米产业和兴凯湖文化深度融合,成为兴凯湖走向全国的一张响亮名片。
发展成效
合作社目前培育了“赞说兴凯湖”区域公用品牌和自有“原谷稻田”“赞说”品牌。发展标准化数字基地3个,通过兴凯湖云品控实验室的数字化赋能,实现了稻米的增值,带动当地稻米发展和增收。目前合作社入社人数12人,带动周边农户170余户,流转土地面积5000余亩,土地托管7000亩,年培训农民300多人次,拥有60栋日光温室大棚,实现年均营业收入3600余万元。合作社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省级示范合作社,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实验基地,鸡西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